紐約家具設計中心 -2023家具產業年報 記者會主講人: 徐培原 總經理
產業年報大綱:
(一) 國際VS台灣 新生代的傳承力與創新
(二) 台灣家具產業的「斷崖式下滑」
(三) 政府升息的影響
(四) 消費行為改變 從價格帶看供需
(五) 消費力版圖位移
(六) 進口家具隱憂
(七) 台灣家具業態的未來模樣「?」
(八) 行動呼籲
《國際VS台灣 新生代的傳承力與創新》
從日本東京國際家具展中可以觀察出,越來越多小眾的自創工作室、年輕人才輩出、百花齊放,日本人的職匠精神不只在經驗老道專家身上,在日本年輕世代之中也逐漸興起,用技術、設計、創新結合,從自創走向小品接著展向國際化,在組織的沿革過程中產生了不同以往的細節變化,也成就了日本在家具產業人才的育成。
- 國際家具展新秀輩出,越來越多年輕人投入設計與工藝製作,反觀台灣家具產業走向將 何去何從?
《台灣家具產業的「斷崖式下滑」》
台灣北部工廠自去年八月起即出現斷層,人力、工廠與環境的衝突,工廠經營者的目光短淺,家具產業面臨:家具將在哪裡製作?如何合法化?從業人員老年化、無新血注入,以及開店是否能支撐成本?等種種問題。
一、政府在進行市容整頓與都更重劃時應該做出配套措施,以實際作為輔助產業,否則將導致台灣產業直接走向凋零滅絕。
二、越來越嚴格的法規影響裝潢業者生存空間:ex.油漆塗裝工程施工安全之設備審查。管委會管制要求施工時間只能安排在白天 10:00-12:00 進行無噪音工程。工班必須於17:00撤場,直接造成業者的時間人力與成本越來越高,而這些成本最後都將轉嫁在消費者自身。
- 政府政策在合法的同時,也必須要合理才能被民眾所接受。
三、社會意識形態將直接讓產業消失。
政府應該實際到民間體驗現況,面對都市重劃、市容重整、停車管制,工廠遷移的同時,政府輔助產業轉型的實際作為為何?是否做好充足準備引導產業健康轉型?轉型後的產業未來又能夠在哪些場域進行工廠製作?如何讓合法同時合理化?以及產業重生後是否能支撐轉型後的營運成本?
- 讓家具業者能有意願再次投入資本並得以存活,成本過高的現今模式,預測未來將毫無街邊店可言。
補充說明:文昌街在2021年曾遭檢舉不符土地使用分區管理規定,不得經營家具業,另外還有道路使用貨運臨停問題。平面式臨時路外停車場停車位大小、車道寬度及曲線半徑規定如大型車:車位寬度四公尺以上,長十二公尺以上;車道寬度十公尺以上;內側曲線半徑不得小於十公尺。
《政府升息的影響》
一、打擊房市,各種貸款和房貸利率成本上升,將轉嫁給消費者。
二、企業經營成本再提高,維持營運更加困難。
三、獨居戶快速成長,買房自有率與小宅化。
四、產業與經濟結構轉變。例如 : 餐飲業和服飾業從街邊店轉向單店,最終則會走向集合式的百貨商場。
《消費行為改變 從價格帶看供需》
原本頂級購買力,平均單價在100多萬以上的家具業績已經下降、甚至消失,反而轉向買下一個價格帶的全套家具:沙發+床墊+餐桌+餐椅+單椅,整組家具購買仍能製造百萬業績。
消費族群思考更趨成熟,不再盲目追求品牌名聲,環境世代與新奢侈品觀念,追求獨特性與永續價值,更懂得找高CP值的家具,並對產品的優劣有判斷力,傾向選擇品質更好一點的產品,北部客戶的消費型態改變尤為明顯。
- 人流數減少+成交單數減少+客單價上升➤總營業額仍高、需求價格帶變動。
《消費力版圖位移》
2022消費業績:雙北佔比 78.34%
- 相較2021 整體業績提升 100.78%
- 相較2021 台北客單 負成長 0.92%
- 相較2021 新北客單 成長 16.74%
- 相較2021 雙北以外客單 成長 47.62%
2022家具類型:消費需求增幅:
- 沙發 業績成長 150.83% 占比 49.63% 較前年上升21.61%
- 床墊 業績成長 80.56% 占比 17.50% 較前年下降12.41%
- 餐桌 業績成長 59.75% 占比 10.11% 較前年下降22.53%
- 餐椅 業績成長 38.35% 占比 6.58% 較前年下降32.93%
- 單椅 業績成長 59.75% 占比 3.47% 較前年上升144.37%
《進口家具隱憂》
一、在國際市場,進口家具的第一線品牌 ex. VERSACE、FENDI、MINOTTI、POLTRONA FRAU 品牌支撐的背後來自於 : 品牌端對代理條件的要求、供應與服務。
條件項目包含 : 產地原料、工廠、設計規劃、門市專櫃、從業人員、售後服務…等等,經營成本高,造就「水貨商」猖獗的時代。
如今「代購」轉變為和設計師聯手,做平行輸入的店家跳過代理商和經銷商把關的這一塊,改和設計師分潤以謀取更多利益,進一步演變為設計師自行開店,同時做進口品牌和訂製家具。
二、家具業的經營者本身就應該要承擔這些風險和成本。
- 家具產業鏈是由分工合作的結構組合而成,但水貨商只進行買斷的動作,後續一概沒有保障。正常來說從工廠端到店面,再從店面到設計師的規劃和服務,設計師本身即有理由收取服務費,業者聘任的從業人員和售後服務,以及產品保固修繕等等。短視家具買賣的畸形化發展,將導致一個正常的產業鏈走入失衡與崩壞的命運。
三、家具街原本的營業項目並不包含「家具買賣」這一塊。
- 因為依據法條的規範,貨運車輛並不能在路邊違規停靠,因此家具業最終應該考慮的方向是「方便」、「合法」、「品質」與「效益」。
- 台灣的家具產業為何最終還是回到商場,並非僅是因為街邊店消失,更多原因是因為「都更」和「美化市容」等等這些的新規定出現。
《台灣家具業態的未來模樣「?」》
未來的都市樣貌,新建案的建物因法規與外觀整體設計,街邊店的型態將轉為隱藏於住宅底下,外觀變得不再顯眼,單點店家將會更難以維生,而家具業的業態不同於服飾或生活消費品,它無法成為社區型的經營狀態,就如同服飾業的街邊店已日益減少,最終必定也是進入百貨商場的模式。
《行動呼籲》
呼籲政府:「一個產業要好必須要很多人都在做,才會日益蓬勃發展。」
同時也呼籲媒體界如果有時間、有心的媒體朋友們可以多多關注家具產業,因為台灣在這塊產業已經變得愈加畸形化,從製造端到店面端,店面再到進口家具業,再到經營型態的轉變,以及最終的商場化趨勢。之後接續將要面對整頓市容和都更重劃,在相關法條的影響之下,未來街邊店將沒有勝出的機會。
相關閱讀 :